- 暫時還沒有文章
大氣式除氧器內部組件改進措施
以下是大氣式除氧器內部組件的改進措施及技術要點,綜合多項技術文獻整理:
一、大氣式除氧器核心組件升級
旋膜器組優化
結構改造:將老式彈簧噴嘴更換為耐磨合金材質噴嘴,調整噴射角度(距管端≥150mm),確保霧化均勻性;旋膜管延長至理論長度,增強初次除氧效果。
安裝方式:在除氧塔內加裝起膜器組,采用環形壓板密封固定,防止汽水短路。
填料層與淋水裝置改進
拆除原淋水盤結構,替換為多層交錯角形鋼制淋水篦子,增強汽水分布均勻性。
填料層改用不銹鋼絲網,提升傳質效率與抗變形能力,并通過環形壓板加固密封。
噴嘴系統升級
對霧化效果差的舊噴嘴修復或更換為新型彈簧噴嘴,保證所有噴嘴噴霧覆蓋一致。
優化進水分配裝置,分設獨立水室避免低溫/高溫水混合引發汽阻振動。
二、大氣式除氧器輔助結構強化
蒸汽系統調整
一次蒸汽進汽裝置優化設計,精確計算蒸汽通流面積,確保飽和溫度匹配。
抽氣管道增設止回閥,防止真空倒泄導致溶氧反彈。
防故障設計
篩盤固定結構采用防松螺栓,減少運行中傾斜風險。
關鍵焊接部位(如封頭與筒體接口)強化密封處理,消除泄漏點。
三、大氣式除氧器改進效果對比
改進項 改造前缺陷 改造后成效
除氧效率 溶氧超標(>15μg/L) 穩定≤5μg/L(低壓)或≤7μg/L(高壓)
運行穩定性 汽阻振動頻繁 振動消除,排汽帶水率降低90%
維護成本 噴嘴堵塞、填料變形需頻繁更換 耐磨組件壽命延長,年維護成本降20%
四、大氣式除氧器經濟性改造方案
低成本改造:保留原除氧頭外殼,僅更換內部組件(旋膜器、填料層等),成本為整體更換的50%。
快速實施:大氣式除氧器改造周期縮短30%,現場焊接量減少60%。
實施要點:大氣式除氧器改造后需測試霧化覆蓋率及淋水篦子壓差,定期監測不銹鋼絲網填料狀態。